所在位置: 工伤赔偿法律网 > 理论研究 > 工伤论文 > 正文
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后能否再确认劳动关系?
作者: 来源:www.ft22.com 发布时间:2012-07-27 18:24:00 浏览量:

案情
    邹某在2010年7月16日向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行政保障部门受理后于当日向邹某所在的单位A纺织公司送达了限期举证通知书,A公司向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提交了异议书和两份证人证言,其举证材料并未否认与邹某存在劳动关系这一前提,劳动行政保障部门于2010年9月6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A公司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结果维持工伤认定。A公司不服于2010年12月22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A公司于2011年1月10日提起民事诉讼,确认二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同时申请行政诉讼案件中止审理。
争议焦点
    对于行政诉讼是否应当中止,形成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为,该案应当中止。因为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是能否认定工伤的前提,所以行政诉讼中止待民事判决发生效力后,再恢复行政案件的审理。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案不应当中止,理由是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有认定受伤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这是关于民事、行政案件交叉处理时的一般原则,民事案件结果作为行政案件审理的依据时,行政案件先予以中止。但劳动法第九条、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因为工伤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劳动关系的确定是工伤认定的前提,若不能确认劳动关系,则受伤职工所受的伤害就不能称之为工伤,而只能是一般人身伤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的调查权,这不仅仅是调查存在事故伤害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首先得确认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根据山东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在行政程序中未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一前提提出异议和提供相关的证据,在此情形下,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根据申请提交的材料和其调查取得的相关证据认定工伤并送达后,用人单位已经放弃了对劳动关系提出异议的权利,不能在提起行政诉讼后再提起民事诉讼确认劳动关系,否则就是造成对诉讼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受伤职工造成诉累。用人单位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后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拖延时间,一审、二审下来大约就得一年的时间,这样受伤害职工的赔偿款迟迟拿不到手,不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如果在认定工伤后经民事审理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九条“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的,在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的规定,工伤行政确认案件亦不能就此撤销该工伤认定决定。

   因此,工伤结论作出之后,A公司不能就劳动关系是否存在再提起民事诉讼,行政案件不应当中止。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   郝凤香




本文地址:http://www.ft22.com/lunwen/3685.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中对“工作场所”的理解要宽泛
下一篇:义务帮工受伤能否得到赔偿?
维权团队更多>>
业务范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