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工作期间突发脑出血,人社部门不予工伤认定,家属不服,法院为何两审均驳回诉求?当自身疾病“撞上”事故伤害,工伤认定的法律逻辑何在?日前,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发布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审结情况,透过这起案件,一起来看看法律如何严循“病”与“伤”的界限。
交通事故后脑出血 工伤认定申请被拒
韦某敏是某物业公司员工。2023年2月24日15时09分,韦某敏驾驶轻型栏板货车与案外人罗某驾驶的无号牌非公路旅游观光车第一次发生碰撞,16秒之后,双方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碰撞。交警部门对此作出两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认定韦某敏在第一次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在第二次事故中不承担责任。
当天16时11分,韦某敏被送至医院就诊,诊断为“1.左侧基底节脑出血;2.脑疝;3.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医院入院记录显示韦某敏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见头皮血肿及颅骨骨折、脑内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的情况。
暨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载明,韦某敏左侧基底节脑出血,外伤为轻微作用,参与度为10%。
其后,某物业公司及韦某敏妻子向广州市黄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黄埔区人社局经调查后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为韦某敏受到的事故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之规定,不予认定或视同为工伤。韦某敏不服,经提起行政复议被维持后诉至法院。
广州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韦某敏的诉讼请求。韦某敏不服,向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事故与受伤关联轻微 法院维持不予认定决定
在审理中,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指出,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严格区分工伤与非工伤的界限,“病”与“伤”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疾病与工伤之间存在很大区别,疾病应主要通过医疗保险去解决。
法院认为,本案中,韦某敏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交通事故发生后其未见有头皮血肿及颅骨骨折、脑内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的情况,司法鉴定意见也显示韦某敏自身的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系其发生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涉案交通事故与韦某敏左侧基底节脑出血的关联程度轻微,因果关系参与度为10%。因此,工作原因并不属于韦某敏受伤的直接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韦某敏的工伤申请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
对于韦某敏所称其长期高强度加班,身体劳累诱发脑出血,其所受伤害为工伤的主张,欠缺证据证明,且疾病作为特殊情形能被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和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作出了相应规定。故黄埔区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规正确。
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遂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许接英 通讯员 姜巧玲)
本文地址:http://www.ft22.com/pingxi/12035.html
上一篇:职工在获工伤保障后,还能向侵权人主张误工费吗?
下一篇:达成工伤赔偿和解协议书后,就未约定部分能否再次起诉?